具体定量指标:        
          1、发展建设1门具有示范性的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2、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到95%以上;        
         3、有1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奖”等方面奖励,有1个省级以上教学团队;        
         4、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均为本科生授课;        
         5、改革成效显著,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实验教学)教学建设目标:        
          1、建立完善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真正实现全院实验教学资源共享        
         2、建立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保障机制,使90%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        
         3、改善现有实验技术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偏低的现状,建立一支以中青年实验技术人员为主要支撑,40%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实验技术队伍。        
         教学过程改革目标:        
          4、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课程门数的比例增加到90%。        
         5、新增加或改造实验项目数比例增加到10%。        
         教学过程目标:        
          6、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实验项目数比例增加到60%。      
        7、90%的实验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        
         研究生培养工作目标: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        
          应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争取吸纳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我校,逐步提高“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的比例,安全顺利地完成各年度招生工作。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        
          建议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完善现有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2至3门研究生核心课程,开展“合作导师+社会实践”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        
         三、研究生管理工作:        
          1、4.2教学与学生培养工作目标中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要明确,系统论述,主要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党建工作、研究生团学组织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定量)、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进行定性或定量。        
         2、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方面,主要是欧洲杯
内建立和制定与培养机制改革工作相关的组织机构、评奖办法及管理规定。        
         四、博士后工作:        
          建议按照国家和学校
       
        关于
       博士后管理的有关要求,加
       
        强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管理,注重提
       
        高
       博士后培养质量,同
       
        时做好
       博士后人员招聘工作。使博士后队伍逐步成为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成为科研团队的生力军。      
        五、学位工作:        
          针对各欧洲杯
子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中所确定的目标,学位办公室经过审查提出如下意见:        
         学位办公室曾从学科点建设、优秀人才培育等方面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综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设立目标,侧重点各有不同。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涉及面比较全,特别是在学科的整体发展、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导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但有些单位在此方面缺少明确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建议缺少相关内容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加以明确。      
        基于学科专业方向齐全的优势,制定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和面向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创新人才和创造性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阶段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将人才培养标准制度化和指标化。加强国际交流,选派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到国外开展联合培养。鼓励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解决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博士生在学期间平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次以上;在SCI收录杂志上平均发表论文2篇以上,发表的论文90%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0名,硕士研究生140名,获得
       
        全国优秀
       博士论文1-2篇,形成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基地。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1.    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注重工作实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    加强辅导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辅导员学生满意度达85%以上。        
         3.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        
         4.    学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高。        
         5.    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        
         6.    加强学风建设,评奖评优公开、公正、公平。        
         7.    就业签约率保证90%以上,注重就业质量的提升。        
         8. 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学术研究氛围,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9. 切实按照学校制订的“研究生‘三助’实施办法”组织实施“三助”工作      
              
       
         
              
       
         
              
       
         
              
       
         
              
       
         
              
       
         
              
       
         
              
       
         
              
       
         
              
       
         
              
       
         
              
       
         
              
       
         
              
       
         
              
       
         
              
       
         
              
       
         
              
       
         
         |